昨天(8月14日),在金山区廊下镇万亩粮田,由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首席科学家罗利军团队培育的节水抗旱稻“八月香”雪花粳正式开镰。
“八月香”的优质早熟被很多人津津乐道,殊不知其独特的种植模式也为都市水稻生产提质增效提供了新路径。
(资料图)
让稻田面积增加
一脚踏入坚实的旱地,两手抚摸金黄的稻穗,抬头是连片种植、鲜少田埂的金黄稻浪。盈车嘉穗,八月飘香,一派丰收景。
在“八月香”雪花粳种植现场可以看到,稻田已不再是传统的“田字格”,田间地头常见的田坎、水沟不见了,种植区域通过“合并单元格”,相连成片,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罗利军介绍,在传统水稻种植模式下,农田周围需设置进排水明沟渠和田坎,以确保稻田在种植过程中遇涝时排水畅通,干旱时可及时补水。节水抗旱稻“八月香”雪花粳则通过“旱种旱管”的种植方式,在充分发挥其节水抗旱优势特性的基础上,实现“水改旱”,可摆脱对排水明沟渠和田坎的依赖,将宝贵的土地资源用于增加水稻种植面积。
过去,金山廊下基地通过将进水沟埋入土壤的方式,节省了一部分水渠建设面积。但仅建设排水沟,就已占据农田面积的7.5%左右。目前,罗利军团队将基地50%以上的排水沟填平,每百亩可节约土地面积4亩左右。
那么,没有了排水沟渠,遇到大雨天要如何应对?
对此,罗利军团队采用加深犁底层至40厘米的方法,来提高土地蓄水能力,从而有效提高降雨利用率。有数据统计,本市水稻生产季总降雨量在550毫米至750毫米间,通过加深犁底层增加耕作层深度的方式,可对雨水加以利用。据介绍,在今年雨水条件下,金山廊下的“八月香”雪花粳实现了“0”人工灌溉。
让种植结构优化
传统水稻生育期长,占地时间长,水稻生产成本高。而“八月香”雪花粳生育期仅有105天,产量可以达到450公斤/亩。尽管雪花粳的生育期较短,但其米质丝毫不减,食味值可达82分。
“这个稻米品质好,也能更早抢占市场,提高品牌效益。今年是我们合作社第一次种节水抗旱稻,通过水种旱管的方式,田间表现很好,亩产目测在500公斤以上。”位于闵行浦江镇的上海谷杰粮食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郭杰对雪花粳省力化的种植模式以及稻米的品质表示肯定。
今年廊下的节水抗旱稻“八月香”雪花粳种植面积超一千亩,收割后将再度采用“稻+”模式,不仅可以再收一批再生稻,还可以接茬种植鲜食玉米、生菜或油菜。
目前,团队已成功实践出“稻+生菜”“生菜+稻+生菜”“生菜+稻+玉米”等模式。在“稻+”模式下,稻田种植结构得到优化,亩产效益也将进一步得到提高。“我们基地种了500亩雪花粳,去年收割后又配套种了一茬生菜和一茬青菜,收益很好。”上海浩丰果蔬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梅庆波表示,今年将继续采用稻+菜的模式提高亩产效益。
而在浦东惠南镇,上海蓓佳果蔬专业合作社通过“雪花粳+优质矮脚青+西甜瓜”的轮茬种植模式,可以让各个茬口无缝衔接,实现效益最大化。
如今,“八月香”雪花粳不仅在金山廊下镇广泛种植,还走向了闵行浦江镇、金山漕泾镇、浦东惠南镇……通过优化种植结构,提高亩产效益在上海田间探索都市水稻生产提质增效的可借鉴路径。
让生态价值体现
在八月香论坛——都市水稻提质增效暨八月粳开镰观摩会上,除“旱种旱管”“稻+模式”“农产品价值”等词汇高频出现。这些亮点外,“生态价值”也不容忽视。
据罗利军介绍,“八月香”雪花粳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根据团队对水稻生产、运输、加工环节的碳足迹评估,发现水稻在生产环节的碳排放占比最大。而“八月香”雪花粳采用了旱直播旱管种植模式,降低稻田直接温室气体排放幅度为97%,从水稻生产环节大幅降低了碳排放。同时,罗利军团队还对“八月香”氮肥施用量和缓释肥施用效果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八月香”可实现施氮量比上海市水稻平均施氮量减少11千克/亩,极大地降低了水稻种植对环境的污染。在碳交易、排污权等不断完善的背景下,“八月香”的生态价值将进一步显现。
在提升生态价值的同时,配套技术研究也在同步开展。除了常规的杂草防治技术的应用,本次“八月香”雪花粳的种植过程中还应用了覆膜旱直播栽培技术,在播种时同步覆盖可降解地膜,在防治杂草的同时起到保温、保墒等作用,为“八月香”雪花粳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文/摄:施勰赟
关键词: